首页|English |

当前位置: 中文网站 > 学院新闻 > 正文

材料制剂与再生医学中心在干细胞与组织修复方向取得进展


作者:​陆顺 审核:黄志锋      编辑:郑晴怡      时间:2023年05月11日

近日,药学院材料制剂与再生医学中心肖健研究员课题组在干细胞与组织修复方向取得进展。子宫内膜再生仍是临床常见难题,基于干细胞的治疗策略在临床治疗宫腔粘连(IUAs)中具有广阔的前景,但由于移植干细胞的存活较难,治疗效果有限。课题组通过应用基于微流控的3D打印技术,构建了一种可注射的多孔水凝胶支架(PH支架),用于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的递送,以增强子宫内膜再生。其可控的互联多孔结构,不仅有利于ADSCs在支架内的包封存活以及活性物质的释放,并且支持注射后支架结构恢复到原始形状。具有多孔结构的水凝胶支架能够通过微创注射的方式植入子宫创伤部位,并通过其负载的脂肪源性干细胞有效促进IUAs子宫的再生。相关工作以“Injectable 3D-printed porous scaffolds for Adipose Stem Cell Delivery and Endometrial Regeneration”为题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一区,IF 19.924)上发表。

干细胞治疗已成为治疗IUA子宫内膜恢复的一种替代和有前途的策略,然而目前基于干细胞的治疗策略仍然受到储存和运输困难、干细胞损失大、定植率低和长期疗效差的限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可注射的3D打印多孔水凝胶支架(PH支架),用于输送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并在动物模型中成功促进了IUAs子宫内膜再生,表现出良好的修复效果。所制备的PH支架具有联通的可控空隙结构,使得支架具有良好的变形恢复能力和可注射能力,使得其在临床上具有微创注射的可能性。此外,这种多孔结构能够在注射过程中保护其负载的脂肪源性干细胞(图1a,b)。通过微创注射到达IUAs子宫后,在PH支架的保护下,脂肪源性干细胞得以充分发挥治疗作用,促进受损子宫的再生修复(图1c)。该研究对于治疗临床常见的子宫内膜再生具有潜在的转化价值。

图1. 用于脂肪干细胞(ADSC)输送和子宫内膜再生的可注射3D打印多孔支架(PH支架)制备及治疗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fm.202303368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