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当前位置: 中文网站 > 学院新闻 > 正文

传承精粹 弘扬文化 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药学院开展系列中医药宣传和教育系列活动


作者:高洁怡、朱寅荻、赵敏      编辑:郑晴怡      时间:2022年06月10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为响应贯彻健康中国建设理念,普及中医药专业知识,传承发扬中药特色文化,近期,温医大药学院通过实践教育、知识竞赛、中药课堂、香包制作等多种形式开展了中医药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辨药闻香 手作香包 中医药走进幼儿课堂

“为什么中药闻起来这么奇怪?

紫苏的叶子是紫色的么?

我们的香囊里面装的都是什么药材?

香囊的作用可以干什么?

薄荷糖是怎么做的?

……”

6月9日,中药学党支部和研究生第八党支部联合开展了“中医药走进幼儿园”的主题党日活动,以“老师小课堂——辨药闻香”和“手作香包”活动形式,给小朋友们普及中医药方面的小知识。

中药学系潘晓军老师介绍了香包里面所含的中药——艾叶、紫苏、丁香、薄荷等,带领大家“辨药闻香”。整个课堂生动有趣,小朋友们积极举手发言,都对中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党员张欣欣绘声绘色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香包制作过程。党员们分发香包材料,帮助小朋友们一起将含有多种中草药的内胆塞入漂亮的香包内,将香包袋拉紧,完成带着中药清香的驱蚊香包。

生动活泼的特色课堂和学前启蒙在孩子们的心中埋下兴趣的种子,期待日后发芽成长为参天大树。孩子们通过亲手制作香包触碰到中草药的神奇,感受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的智慧。

与此同时,药学院工会、妇联在学院内组织开展中药香囊制作活动,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中药香囊源自中医“衣冠疗法”,民间常有“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之说。此次活动的香囊包中含有丁香、薄荷、藿香、紫苏、冰片、艾叶、桂枝、佩兰等多种中草药,具有驱蚊脱敏、抗菌消炎、提神醒脑等功效。


依托百草园 立足实践 传承国粹

中药学党支部朱寅荻老师带领温州大学附属茶山第一实验幼儿园学生参观百草园,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介绍蒲公英、艾草、薄荷等生活常用中药,获得孩子们的热烈反响,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医药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小朋友们对园内各种中草药十分好奇,流连忘返,争相表示下次还要来百草园参观劳动。

中药学党支部各党员与药学院本科第四党支部一起进行了百草园杂草清理工作,并联合19临床药学与时珍中药协会的同学,对中药标识牌进行更新。新标识牌在原有的中药基原与临床功效信息基础上,新增了植物志微百科二维码,只需扫码即可获得药用植物的详细信息,实现更具互动性、专业性、趣味性的中药科普,为广大广大师生和来访者提供便利。


中药知识竞赛 弘扬中医药文化精髓

中药学党支部与时珍中药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三届中药知识竞赛,来自全校各学院各专业的参赛选手进行了激烈角逐。中药学系严鹏程、朱寅荻、潘晓军老师出席活动,对竞赛内容进行专业点评,热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赛后介绍了常用中药真伪辨识的相关知识。活动致力于提升医科学生的中医药知识素养,考察学生掌握中医药基本理论情况及运用中医辨证思维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大学生对传统中草药的认知。


本系列活动针对不同的年龄与专业层次,形式多样,气氛热烈,深受各年龄段师生群众喜爱。活动不仅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增强了教职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服务社会积极性,乐于勇于担负起传承中医药文化的光荣使命,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医药守正创新。


关闭